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埃德娜·贝内特·皮尔斯预防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教授布莱克·科莱恩的研究,当青少年感受到归属感和关心时,他们更倾向于对他人展现同情心。
Colaianne表示:“我们想探讨那些感受到他人关心和支持的学生,是否更可能将这种关心内化,并传递给他人。”她补充道:“有趣的是,我们发现拥有归属感的学生更容易对他人表现出同情心。”
在这项研究中,599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西部一所高中的学生在学年开始、中期和结束时参与了调查。调查主要关注他们感受到的关心和与他人联系的程度,以及他们是否认为自己展现了同情心——研究人员将其定义为理解和减轻他人痛苦的具体动机——在学年末的表现。研究结果已发表在《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》上。
Colaianne指出,这项研究为高中如何创造富有同情心的校园环境提供了启示,而不仅仅是提供志愿服务或捐赠的机会。
“我们可以为学校中的每个人——包括教师、员工和学生——提供学习关系安全的方法,以及成为彼此‘安全基础’的意义,”Colaianne建议,并解释说关系安全是确保人们感到被看到、被听到和被联系在一起。“在青少年时期,潜在的安全依恋对象数量会显著增加。青少年正在寻找非父母的成年人来支持他们,他们在寻找朋友、教练、导师和老师之间的联系。”
Colainne解释,有时青少年可能会通过其他方式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联系,比如听泰勒·斯威夫特的歌曲或在大自然中散步。
“如今,人们对如何让年轻人对他人更具同情心非常感兴趣,”Colaianne说。“首先要确保他们知道我们关心他们,他们属于这里,他们值得被照顾。”
更多资料:Blake a . Colaianne等,《亲缘关系的作用:青少年同情心的发展关系视角》,《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》(2023)。DOI: 10.1016/ j.p appdev.2023.101569期刊信息:应用发展心理学杂志
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提供引用: Compassio 研究表明,年轻的青少年可能会有归属感(2023,11月29日) 作品受版权保护。除为私人学习或研究目的而进行的任何公平交易外,未经书面许可,不得转载任何部分。的有限公司 内容仅供参考之用。
本文来自作者[公孙红娟]投稿,不代表捷恒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ak.51youzan.cn/life/202505-899.html
评论列表(4条)
我是捷恒号的签约作者“公孙红娟”!
希望本篇文章《研究发现,富有同情心的青少年更容易感受到归属感》能对你有所帮助!
本站[捷恒号]内容主要涵盖:国足,欧洲杯,世界杯,篮球,欧冠,亚冠,英超,足球,综合体育
本文概览: 根据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埃德娜·贝内特·皮尔斯预防研究中心的助理研究教授布莱克·科莱恩的研究,当青少年感受到归属感和关心时,他们更倾向于对他人展现同情心...